冷熱療介紹-冷療
冷療的種類包括1. 冰敷;2. 冰按摩。「冷」在我們人體上主要有以下五種生理作用:
- 強化膠原纖維:冷會增強膠原纖維的強硬度,使之不易斷裂,而膠原纖維正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之一。
- 使局部血管收縮:可減少急性發炎的腫脹,相對地,水腫和出血的問題也因此得到改善。
- 放鬆肌肉:隨著溫度的降低,維持肌肉收縮的力量都大幅減少。根據實驗結果,肌肉中肌梭的反射作用容易受低溫所抑制,其活動在攝氏30度以下漸緩慢 ,到攝氏15度甚至停止活動。利用這項特性,急性傷害可用冰塊按摩或直接冰敷的方法來放鬆肌肉,像那些因中風而引起肌肉痙攣的人,也可利用冷療來放鬆肌肉。
- 局部麻醉、止痛:溫度降到10度左右 ,神經的傳導性會喪失。通常來說,愈細的神經纖維愈容易受冷的阻斷。
- 消炎:冷可以降低局部的新陳代謝率、抵消發炎的紅腫熱,並改變組織的反應過程,對於運動傷害所引起的急性發炎,可是非常有效的。
熱療
熱療有助於肌肉與關節放鬆,最常被運用於疼痛治療。當溫度高於身體中心溫度(攝氏 36.9度),身體反應會自動加速血液循環,以降低溫度,加速血液循環,提高組織修復能力,並增進排除代謝廢物的速度,催化化學反應。物理治療因子中之熱療因子之發展由來已久,人類很早就知晒太陽可以緩和癢及痛,中國古代即使用灸(Moxa)來治病,溫泉之使用也流傳甚久。熱療因子一般依其熱效應可達到身體之深度,分為深部熱療因子與淺層熱療因子。常用深部熱療因子包括短波、微波與超音波等等;淺層熱療因子則包括熱敷墊、紅外線、蠟療、熱顆粒與溫水療等等。熱療之臨床適應症主要為肌肉痙攣、疼痛及關節僵硬等等。其生理效應包括:促進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減低疼痛與鬆弛軟組織等等。熱療依其介質不同,又可分為濕熱及乾熱。濕熱:熱敷、石蠟浴。乾熱療包括紅外線治療與熱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