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知

瘧疾

發佈日期:108-12-01

瘧疾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全球每年感染人數約3-5億,死亡人數約100萬人。台灣光復初期瘧疾感染極為嚴重,當時總人口數為600萬人,其中約有五分之ㄧ的人口感染瘧疾。1946年開始政府投入瘧疾防治工作,196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台灣列入瘧疾根除地區。

依感染人類的瘧原蟲特性,可分為間日瘧、三日瘧、熱帶瘧、卵形瘧;其中以間日瘧及熱帶瘧最常見。

台灣自從成為瘧疾根除地區後,除1972年北台灣沿海,曾出現零星「當地新染病例」、1995年醫院內感染及2003年台東出現兩例介入感染外,其餘的病例都是在國外感染後,在台灣發病確認的境外移入個案,每年境外移入病例大約10~30例,主要是在東南亞地區、非洲及大洋洲感染。

傳播方式

臺灣地區主要病媒蚊是矮小瘧蚊,當被感染且具傳染能力的瘧蚊叮咬人時,將瘧原蟲注入人體,導致感染瘧疾。

此外、輸血、器官移植、注射藥物也可能感染瘧疾、生病的母親經由胎盤也可能傳染瘧疾給嬰兒、也曾經發生過實驗室操作不當導致感染的意外。

潛伏期

大多數人感染後,隨瘧原蟲種類不同而有差異,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

感染惡性瘧原蟲的潛伏期較短,間日瘧及卵型瘧兩種原蟲有可能潛藏在肝臟內達數月至數年之久,預防藥物的使用,也會延遲症狀出現的時間。

發病症狀

感染瘧疾早期的症狀與一般感冒類似,最主要的症狀為發燒、畏寒接著冒冷汗。也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頭痛、肌肉痛、關節痛、噁心、嘔吐和疲倦,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發燒及出汗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

預防方法

  • 出國前請先了解瘧疾感染危險地區。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目前仍有108個國家為瘧疾感染危險地區。
  • 服用預防藥物
    1. 請儘量於出國前一個月,先向醫師諮詢,評估感染之風險、預防性投藥之需求。即使正確使用預防用藥,並不保證百分之百的保護力,因此個人防護措施也相當重要。
    2. 出國超過3個月之行程,較不建議使用瘧疾預防藥物,請蒐集當地醫療資源後,若出現可疑症狀請立即就醫治療。
  • 避免蚊蟲叮咬。
    1. 避免在黃昏以後到黎明之間外出。
    2. 若需外出時,應著淺色長袖、長褲衣物,裸露部位可塗抹衛生署核可(含DEET)之防蚊藥膏或噴防蚊液。
    3. 選擇有紗門紗窗且衛生設備良好的飯店。
    4. 睡覺時可使用蚊帳,檢查蚊帳是否有破洞,蚊帳內是否有蚊子,需要時可噴殺蟲劑或點蚊香。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因瘧原蟲潛伏期可能長達數月或數年之久,若曾至瘧疾流行地區旅遊期間或旅遊後,出現間歇性發熱、發冷或其他類以感冒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及藥物史。

預防接種建議

瘧疾疫苗目前正在研發中,尚未核准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