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知

漢他病毒症候群

發佈日期:108-12-01

漢他病毒症候群

漢他病毒症候群是由漢他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漢他病毒在全世界都可發現,一般存在於囓齒類動物之唾液、糞便和尿液中。帶有病毒的排泄物及分泌物乾燥後,當人們吸入這些飄散於空氣中的微粒後,就可能受到感染。

依照感染的臨床症狀,主要可分成兩群:漢他病毒出血熱與漢他病毒肺症候群。漢他病毒出血熱的病毒型別主要有四種:漢灘病毒、漢城病毒、普馬拉病毒及多伯伐病毒,台灣目前只有漢城病毒。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則是人畜共通的病毒性傳染病。

傳播方式

主要是經由呼吸道吸入感染到漢他病毒之囓齒類動物的排泄物、分泌物乾燥後所產生的空氣微粒,一旦吸入或接觸遭病毒污染的空氣、物體或被帶病毒之囓齒動物咬到,就會受到感染。

潛伏期

  1. 「漢他病毒出血熱」的潛伏期一般是12-16天,但變化範圍在5-42天。
  2. 「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則未有確切定論,一般認為範圍在數天至6週之間,平均約2週。

發病症狀

感染漢他病毒後,依其引起的臨床症狀主要可分成兩群:

  1. 漢他病毒出血熱:發燒、血小板減少、急性腎衰竭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的三大臨床表徵,通常會突然出現發燒且持續3-8天、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出血症狀在第3-6天出現,可能會轉變成急性腎衰竭且維持數個星期。
  2. 漢他病毒肺症候群:早期症狀為發燒、疲倦和嚴重的肌肉痛,伴隨有頭痛、胃部不適等現象。通常在發病4至10天後才會開始出現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一旦心臟及肺部不適症狀出現後,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呼吸衰竭與休克。

預防方法

  • 漢他病毒症候群是由攜帶病毒的老鼠傳播,因此預防方法主要為老鼠的防治。
  • 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滅鼠是防範漢他病毒侵襲的最佳良方,民眾應徹底做好環境整頓工作,並謹守防鼠工作的「三不政策」,「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
  • 各種公共場所,包括餐廳、飯店、小吃攤、市場、食品工廠等均應加強環境清潔工作,驅除建築物中的鼠類,並採取防鼠之措施。
  • 若到漢他病毒的流行國家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 避免接觸老鼠或接近老鼠活動、居住處所及清除老鼠糞便。
    2. 食物應做適當的保存,避免老鼠偷吃以斷絕老鼠的食物來源。
    3. 引用煮飯洗滌及刷牙應該使用瓶裝水。
    4. 如果懷疑衣物、家具、器具等被老鼠的排泄物污染,應戴上口罩及橡膠手套,用清潔劑清洗並曬乾。清掃屋內時,可用家用清潔劑或稀釋漂白水拖地。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當身體出現發燒、出血、急性腎衰竭等症狀,並有漢他病毒流行地區旅遊史且曾接觸囓齒類動物的排泄物或遭受其咬傷時,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動物接觸史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的治療。

預防接種建議

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之疫苗。